原标题:一流平台为烟台注入新动能,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布局建设3个公共研发平台、5个研究中心,引进6名院士
来源:大小新闻客户端
一个省级实验室可以为一片区域带来怎样的动力与活力?
布局建设3个公共研发平台、5个研究中心和多个联合研发中心;
引进了6名院士、多名国家和省部级人才,带领近一百人的科研团队开展科研工作;
与8家企业签订技术研发合同,助力多家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
这是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自2021年7月份扎根烟台开发区后,为这片新区发展所注入的强劲动能。
作为烟台开发区重点引进和打造的高端科创平台,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是山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省实验室之一,由烟台市政府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共建,主要面向先进结构材料、极端环境下功能材料、高端化工、智能制造、模拟材料大通量计算等5个方向展开研究。
“我们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着力解决高端装备材料和绿色制造方向的关键技术问题,全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研平台。”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乔竹辉介绍,目前,实验室正全方位推进基建、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工作,以更好地服务烟台开发区、烟台市乃至整个山东省的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乔竹辉(右)与付振山就如何提高选针模组的寿命进行技术探讨。
搭一流平台
布局建设3个公共研发平台、5个研究中心
“在省实验室的联合攻关下,我们的选针模组这一核心部件突破了技术天花板,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提升了整个提花机的性能,也帮助客户节约了售后和维修成本。”烟台宋和宋智能科技公司专用部件研发部负责人付振山说。
提花机是纺织领域的重要设备,可以控制纱线上下移动,便于织布机在面料上织出花纹。而确保提花机执行动作的核心零部件就是选针模组。虽然小得不起眼,却一直是个行业难题。“这个选针模组每分钟能运转500到600下,一年到头连续运转,是一个易损件,一年的故障率在5%左右。”付振山说,公司一直在提高这一核心部件的寿命上进行攻关,却未取得明显成效。 就在企业一筹莫展之际,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了宋和宋的这一技术需求。“我们利用自身在航空航天材料领域的科研能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攻克了电磁铁芯与组件动铁耐磨与润滑技术,把选针模组使用寿命提升到五年,故障率降低了50%。”乔竹辉说。
短时间内帮助企业解决困扰多年的技术难题,这背后是实验室日渐强大的平台建设。
眼下,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已经布局建设了3个公共研发平台、5个研究中心和多个联合研发中心。已成功获批国外进口仪器设备免税资格,编制完成“极端复杂环境材料性能与使役评价”“材料大数据、高通量模拟计算与制备”“先进化工工艺计算模拟”三大公共研发平台设备采购清单,布局建设“表界面材料”“微纳制造”“表面工程”等技术平台,已采购仪器设备167台(套),价值4239.3万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实验室的工作中,平台的搭建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我们瞄准建设一流平台,对标美国国家实验室、国际TOP100大学等一流科研机构,高标准推进实验室建设,每台设备在5至10年内不会落伍。”乔竹辉表示。
引一流人才
组建起金字塔型科研团队
4月18日,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博士后房震,正式来到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报到。今后,他将在先进结构材料与大型成形制造研究中心开展一系列研究。
而这也是该实验室引进的第三位海外博士。“开展好科研工作,人才是核心,瞄准引进一流人才,我们搭建了由首席科学家、科研团队负责人、科技攻关小组以及科研人员组成的多层次人才架构,吸纳英国、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的顶级科学家加盟实验室,全方位与立体式地吸引人才聚集,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打造全省实验室建设样板工程。”乔竹辉表示。
以实验室极端环境特种功能材料研究中心为例,该中心搭建起了由刘维民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由国家杰出青年周峰研究员、乌克兰工程院院士乔竹辉研究员等为科研团队负责人,由众多年轻博士为科研人员,所组成的金字塔型科研团队。